我媽到現在還以為我喜歡燉雞湯

드레북스 我是她的乖女兒嗎?
NT$500
Número de producto: 9791193946442
Disponibilidad: En stock

Este producto está participando en la promoción

Agregar a favoritos
商品介紹

「在『乖女兒』這個名義下壓抑的慾望、無法說出口的委屈,
以『愛』之名包裹的控制記憶。
當我們直面這些情感,與母親建立健康距離的女兒之旅由此展開。」

不是依照媽媽的方式, 而是以屬於自己的方式生活所需的距離。
這份距離並非冷漠,而是為了守護自己的最低界線。

在母女關係的界線上,以自己的存在去面對,同時相信母親也會相信真正的我!

這本書不是教你如何「成為完美的乖女兒」,而是幫助你找到自己在母女關係中的位置,建立健康距離,修復被愛與控制糾纏的情感,讓母女能以彼此為完整個體重新連結。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我們一直在誤解中生活
愛,或者控制
我可以,你不可以
偏愛的悲傷
失落感由誰填補?
把童年的匱乏投射到外孫身上
越做越敏感的金錢問題
媽媽的理財術
祭祀究竟為了誰?
我想一個人住
婚禮籌備時發生的事
婆媳衝突的惡性循環

第二章 我不要活成媽媽的樣子
被媽媽馴化,卻又依附他人
不要把婚姻當成逃避
像大人般的女兒,像孩子般的母親
為了不活成媽媽的樣子而疲憊
因為太努力所以受傷
為了自我照顧的開始
職場不是家庭
無法守在臨終前的遺憾
看不見的勞動價值
如果出現囤積癖
當「眼淚攻勢」不再管用
「只要你好就好」的陷阱
擔心自私女兒的母親

第三章 何謂親密
媽媽不是朋友
即使說不出口,也不要放棄
愛的溫度應該到哪裡為止?
在完美媽媽面前沒有優秀的女兒
女兒不是媽媽的名片
忙到更年期都沒察覺
別隨意衡量愛的多寡
即使是像怪物般的母親
只屬於我們兩人的晚餐
一起拍下的舊照片
媽媽也曾是女人
越想不一樣,卻越相似
與媽媽一起走過的人生

第四章 放手並給予祝福
媽媽正在迎接春天
我們一起攤開桌布的那天
口味變了嗎?
我們在餐桌上哭泣又歡笑
擺脫那份「心疼的憐憫」
時間從不駐足
媽媽,那時候為什麼那樣做?
我的女兒,你等太久了
只有一起面對才能解開的糾結

 

【內文摘錄】
媽媽平時想知道女兒生活的幾乎所有細節:吃了什麼、收到什麼快遞、見了什麼人。若是晚歸,從出發前到轉車、快到家,都要聯絡好幾次,媽媽才能安心。她的嘮叨源於擔心女兒在夜路上出意外。那段時間裡,媽媽或許無數次盯著手機輾轉難眠。
這麼想時,那些話的感覺也會稍微不同。
--- p.20

讓現在的我變得堅韌的,不是比誰更好,而是理解並接納當下的自己。
刺蝟即使不豎起尖刺,本身就是完整的存在。
嫉妒他人、長久怨懟的情緒,其實也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
重要的是,即使現在才開始,也要直面那樣的情緒。
至少,我不再誤解自己。
--- p.30

要想用支持而不是干涉的方式接近女兒,首先需要共情。共情是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並理解女兒的情緒。暫時放下建議或評價,先讀懂情緒。如果這很難,只說一句「我知道了」就足夠了。
這一句話,能給女兒的心帶來一絲餘裕。當女兒感覺「媽媽站在我這邊」時,她也會更相信自己的育兒方式。於是,女兒才會有心情接受媽媽的建議。
--- p.40

賢真雖然物質上不匱乏,但情緒上總是處於緊張之中。媽媽在物質上毫不吝嗇地支持,卻在情感上極具控制慾。稍有小事就會情緒失控、容易發火,賢真因此常常小心翼翼地觀察媽媽臉色。為了得到媽媽的愛,必須做個乖女兒,為了避免衝突,習慣迎合期待。
--- p.75

重點是要理解情緒,但同時劃定界限,提供幫助卻不要包攬一切,找到適度的平衡。
這時需要一些幫助媽媽獨立的實際技巧。
「幫忙」和「代勞」是兩回事。
現在該從代勞轉向幫助。
比如,媽媽說「不會做飯」,只需提供食譜或半成品套裝即可。
抱持「我愛你,但我也要守護自己的生活」的態度,練習適度保持距離與處理罪惡感,也大有幫助。
特別是保持距離,常被誤解為斷絕關係,但實際上是有效的調節方式。
此外,不把情緒全盤接過來也很重要。
說一句「媽媽,妳自己試試看」,給予共情,但把解決問題的責任留給媽媽自己。
--- p.88

那天,她突然想起戀愛初期男朋友做的那盤笨拙的義大利麵。量的水、慌張的手、笨拙的刀工,那些動作當時為何顯得那麼可愛,如今終於明白。
為某人用心準備食物,不僅僅是一種技能,而是一種傳遞心意的方式,是愛的語言。她第一次知道這點,也意識到媽媽的人生亦如此。煮飯、熬湯、打開鍋蓋的手勢,不只是家務,而是日復一日的愛的表達。
那一刻,她才真正讀懂了這份愛。
--- p.120

靠得越近,反而越想遠離,離得越遠,又想靠近。
不知不覺中,我和母親的語氣和情感表達方式愈來愈像。無視內心聲音的時間,使我與自己越來越疏遠。這本書追隨著那些女兒的內心。「乖女兒」這個名字底下被壓抑的慾望、無法說出口的委屈、用愛之名隱藏的控制記憶。當面對這些心情時,女兒們開始尋找與母親保持健康距離的旅程。她們長期以他人的語言來解釋自己的心情,習慣以母親的方式來理解情緒,並在那個框架裡表達自己。如此一來,便會失去「原本的我」。只有意識到單靠母親的方式無法完整解釋內心時,內在的“我”才能甦醒。那聲音一開始陌生且不完整,儘管如此,也要跟隨那聲音。不是用母親的方式,而是用自己的方式生活所需的距離感,那並非冷漠,而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最小邊界。

在與母親的界線上,以自己的存在為核心,
那時母親終於會相信我。

「我和母親關係並不壞。」
即使習慣這樣說,有些人仍感覺內心的無力與鬱悶難以言喻。她們一直以溫柔、負責的女兒身份生活,但面對自己的情感時卻越來越陌生。母親總是說“這是為了你好”,不讓出錯,不讓受傷,為了讓生活安穩。就這樣,母親一直引領著女兒的人生。她們為了符合母親的期待長期調整自己,在這過程中逐漸失去了自己的色彩。也因此,許多女兒從小就先學會了“不讓母親失望的方法”。為了讓母親放心而小心行事,避免她不快,努力不違背她的期望。結果是,自己的情緒與欲望總被擠到角落。這種傾向源自上一代把所有心力都傾注在女兒身上的生活方式。在那種連愛也以控制語言表達的關係中,女兒們不得不先學會讀懂母親的心思,隱藏自己的感情。


現在輪到先照顧自己,找回被壓抑的心與被遺忘的情感名稱。我的內心深處還有另一個陌生、陰暗的「我」,但那並不需要感到羞愧。當直面那陰影時,才會開始與「真正的我」對話。母親和女兒依然彼此看著對方,但為了讓這份愛不再成為壓迫,必須重新找到新的相處方式。本書旨在成為站在這條改變之路上的讀者的心理指南。不是要推開母親,而是要把自己放在中心,從母親的期待中退後一步。這選擇不是作為「誰的女兒」,而是為了作為「真正的我」而生活;這是決心不用借來的語言,而用屬於自己的語言重新描繪世界的靜默宣言。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旅程,作為世上獨一無二的「我」,即便還有些笨拙。

 

作者簡介|郭昭賢(곽소현)
成均館大學家庭學博士,現任情感TokTok心理諮商所所長。她在Good Image心理治療中心等諮商現場擔任心理治療專家已有25年經驗。近年來,從事遠距心理諮商、團體諮商、專欄寫作與出版活動,並在圖書館、企業、百貨公司及家庭支援中心等地舉行講座,撰寫以人文基礎安撫心靈的心理隨筆。著有《刺蝟般的孩子與易怒的媽媽》《如果因為敏感而辛苦,建議學心理學》《我來告訴你憂鬱的名字》等書。

作者的話
「我希望你不會受傷,不會憂鬱,能夠好好生活。並且想告訴你,你所感受到的恐懼、無力感以及對存在感的困惑等情緒,其實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規格說明

我媽到現在還以為我喜歡燉雞湯:我是她的乖女兒嗎?
엄마는 아직도 내가 백숙을 좋아하는 줄 안다 세상의 모든 엄마와 딸을 위한 관계 회복 수업 
곽소현 저 | 드레북스 | 2025년 07월 22일
280쪽 | 132*203*20mm
ISBN:9791193946442
https://www.yes24.com/product/goods/149382504

版權詢問+書稿申請:
賴春瑛 / Violet: violet@leeslit.com

 

運送方式
Añadido al carrito
Carrito de compras actualizado
Anormalidad en la red, por favor actualice